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怎么算?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有效的信用工具和结算手段,深受银行和企业的欢迎,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资金状况,科学运用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利用银行承兑的期限优势,可采用贴现筹集资金或直接背书转让债权、债务的方式,优化企业自身的资金结构,从而强化资金管理与控制,实现降低资金成本的财务管理目标。

什么是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是由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的日期内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确定金额的票据。

银行对出票人签发商业汇票实质上是银行建立在对票人资信的认可的基础上,给予的信用支持。

在我国,银行承兑商业汇票的单张面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按照相关规定,银行有权向承兑申请人收取手续费(为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票面金额不足10元的一律按照10元计入。银行承兑汇票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如果承兑申请人未在期限内未付款,则按照有关规定计收逾期罚息。

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

1.具备较好的流通性和灵活性。

商业承兑汇票既可以对其进行背书转让,又可以申请贴现,灵活度较高,缓解了企业在某一期限内的资金压力。

2.具备良好的信用和可靠性。

银行承兑汇票是经过银行核准并承诺无条件付款的,相当于将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转化为更为可靠的银行信用,企业一旦收取了承兑汇票,相当于有了在一定期限内随时变现的保障。

3.降低资金成本。

对于信用好、实力强的企业,只需要按规定向银行交纳保证金,就可以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开展购销业务,并在付款期限内将资金交付于银行。

4.对交易双方均有益处。

对于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卖方企业而言,可以利用远期付款的方式维持现有客户、积累新客户,以此增加销售额;对于出票人的买方企业而言,以有限的资金可以购进尽可能多的货物,大幅度地降低了所需货物对运营资金的占用,缓解了资金不足的压力。

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分析

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可以将其理解为贴现利息,也就是企业按照票面金额、贴现日、对外付款日银行贴现利率以及承兑汇票期限等计算的贴现利息。

所以,企业在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时,一定要考虑到变现成本。企业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途径不同,其资金成本也有所不同,会存在实际资金成本高于贴现利息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企业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在购销业务中取得的商业汇票,其资金成本的计算较为简单,即与银行贴现利率计算的贴现利息大致相同。

另一种是向银行融资取得的商业汇票,这是银行向企业授信的一种融资业务,由付款人(被授信企业)出票对外支付,再由授信银行进行承兑的商业汇票。以这种方式取得的银行承兑汇票,在申请出票时应按票面金额向银行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且保证金的存款期限必须与承兑期限相同,同时保证金也被用于到期兑付。

所以,通过银行融资的方式取得的银行承兑汇票,其资本成本应在考虑保证金的前提下进行计算,而后将资金成本水平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成本水平相比较,为企业进行融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银行承兑汇票融资额=票面金额—按出票日计算的银行贴现息—承兑汇票的银行手续费—保证金存款。

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还款额=票面金额—保证金存款—保证金存款利息收入。

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还款额—银行承兑汇票融资额。

银行承兑汇票的年资金成本率=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银行承兑汇票融资额÷汇票期限(天数)×365×100%。